
钱七虎 汉族,1937年10月26日出生于江苏省昆山市,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古比雪夫军事工程学院。中国共产党党员、防护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致力于防护工程和技术研究,建立了一系列的防护体系,为中国防护工程发展作出开拓性、历史性贡献。先后撰写了《防护结构计算原理》《迎接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高潮》等诸多作品,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多个奖项。获“八一勋章”、“全国道德模范”等称号,被评为“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环球人物2022年度人物”。
在军事防护工程领域,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针对核空爆的主要威胁,钱七虎院士致力于解决战场有生力量的防护技术难题,提出非饱和土的三自由度模型,建立核爆炸荷载与土中浅埋工程结构相互作用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研制出核爆炸模拟试验装置,开展防护工程结构大规模有限元数值计算,研发可大批量运送、快速安装的轻型折叠式野战工事,并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建立了国防人防工程毁伤评估方法,有效保证了工程的总体防护效能。成果编入多项国家军用标准,出版两部专著。
20世纪90年代以来,针对新型钻地弹的快速发展,钱七虎院士开展了侵彻爆炸效应工程防护理论与技术研究,提出了侵彻近区介质的固体弹塑性-内摩擦-流体统一物理模型,建立防护工程抗高速、超高速钻地弹打击计算方法,研发新型防护材料和高抗力复合结构,成功应用于多个重要军事工程。作为项目第一完成人,获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自21世纪以来,针对核武器发展新动向,钱七虎院士提出防护工程深地下发展方向,在国内倡导并开展深部非线性岩石力学以及防护工程抗核武器钻地毁伤效应的研究,形成分区破裂化、岩爆、大变形三者统一的深部岩石非线性力学理论,填补深地下工程抗核武器钻地爆炸效应的防护计算理论的空白,解决深地下工程建设灾变防控关键技术难题。作为项目第一完成人,获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针对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安全防护需求,钱七虎院士向国家和军队提出了工程防护与信息化防护相结合、建设深地下超高抗力防护工程,以及战略通道桥隧并举、能源地下储备、防灾防空一体化发展等多项战略建议,获国家部委和军委首长批示并被采纳实施。
作为中国防护工程的领军人物,钱七虎院士创建中国防护工程学科和学术组织,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中青年人才,建成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创新研究群体,推动中国军事防护工程抗力水平与强敌核武器和新型常规武器精确打击相抗衡。
民用工程领域,钱七虎院士为南京长江隧道、港珠澳大桥、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锦屏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等工程,均提出可行性建议。并先后为20多个重点设防城市的地下空间作出规划,为中国未来城市发展提供可靠思路。
|